人民广场

从富豪帝国到饱食穷民,日本还是第一吗


年开始起,日本的海外净资产每年都保持着增加的态势,3年后的年直接突破亿美元大关,一举成为世界第一,随后连续6年稳坐老大的宝座。

年贸易收支顺差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民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三根经济支柱更是让日本直接踏入「富豪帝国」的行列。

昙花一现,随后由于日元迅速升值后的大萧条导致股市泡沫破裂、地产泡沫破裂,「灾难」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倒塌。

如今的日本,还是「第一」吗?

年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兑美元汇率在飙升两倍。促使银行不停往外放贷,公司、个人贷款变成轻而易举。图为年东京外汇市场的忙碌的交易员。

泡沫支撑的繁华假象

年,当时刚从哈佛博士毕业没几年的傅高义(EzraF.Vogel)出版了《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这本书一经问世,在学术圈内外便引发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日美两国的民众之间。

傅高义(EzraFeivelVogel),美国犹太人,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社会学家、汉学研究学者、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精通中文和日文,撰有《日本第一》、《日本的中产阶级》、《邓小平时代》、《日本还是第一吗?》等著作

一方面书名中醒目的「日本第一」不禁令美国人自上而下心生质疑:一个战后重建的列岛国家怎么可能在短短的34年里反超众国成为第一?

另一方面,日本人看到在经过战后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能以一个相对正面的形象站上国际舞台并受到权威的认可,不仅没有因此放慢前进的步伐,更是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一路高歌猛进。

《日本第一》写的正是日本经济腾飞前的时刻。

作者傅高义通过在日本长达21年的深入研究,实地收集当时的信息和材料,肯定了当时的日本拥有诸多社会模式方面的成功范例,对彼时发展速度放缓的美国来说可谓是一面可鉴之镜。

但如果光从字面意思上理解,那么很有可能会误以为这是傅高义在鼓吹「日本是世界最大经济体」论,或是「日本将变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论。但实际上,书中的实录只是表明当时的日本社会模式新颖,在一些老牌发达国家面前这种新模式十分成功,所以日本才堪称「第一」。

许多人都会觉得,日本当时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在为后面「泡沫经济」作铺垫。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消费,消费既是对满足日常生存和发展的满意程度,又能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团块世代」是之后引领日本消费的一个主要群体。

年,当时的池田勇人政府提出并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项计划大幅提升了日本国民的收入水平,使得日本国民共同享受到经济发展得来的成果。收入水平提高,自然而然会推动当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成了日本国民的日常。

电影《重返泡沫时代》剧照:泡沫经济极盛时期,众多上班族挥舞着钞票争抢TAXI的场景

一直到70年代中期,日本正式迎来了消费型社会并在末期逐渐转变成「富裕型社会」。经过十年的成长,终于在80年代进入「高度消费型社会」,当时的日本国民普遍收入水平提高、储蓄率提高,从而刺激了民众的购买欲。

甚至目光不仅局限于国内,海外资产也成了当时国民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mp/121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