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世界在这里不平了重庆


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98362.html
年的打开方式有点特别,转眼一年过半,整个世界都因为疫情习惯了按兵不动,保持距离。前几日突然看到去年去澎湖的照片,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从澎湖回来,年的最后几天,我其实还独自去了一趟重庆,按照之前每去一个地方总要写一篇日志记录旅行的习惯,重庆这趟迟迟没有写完确实是一件挺意外的事情。重庆是一个宝藏,一趟五日之行远不足以看完它,它是我旅行地图上的未完待续,旅行日记同样也就一直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想去重庆的念头,最开始来源于一个视频。那是在抖音上看到的之前重庆跨年的短片,视频里跨年零点钟声响起,很多年轻人聚在解放碑下面释放手中的气球,无论是开朗活泼的,还是内敛不善言辞的,在那一刻都欢呼雀跃,伴随着BGM「那些你很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很让人为之动容。年结束,我就离家在外整整十年了。如果能在视频里那样的场景跨入另一个十年,感觉是一个很酷的仪式。世界上只有两种马路:重庆马路和其他马路。年的深冬里抵达重庆,「火炉」城市在冬天其实是一个冰箱冷藏柜。从机场到市中心大概花了1个多小时,一出较场口地铁站,就来了一下视觉冲击。世界在这里不平了。前方的路,需要用仰视的方式看。前往预订酒店的路上,导航显示已到达目的地附近,却找不见酒店,转了一大圈才发现,酒店藏在「悬崖」底下,脚下的马路下面还有马路,地图的平面距离确实是不远,但是这不包含三次元世界的纵深距离。从酒店安顿好出来,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冬季小雨像是从细密喷雾器中出来的一样,安静地润湿整座城市,江面和两岸的市区带上了一层暮光之城的滤镜。山城棒棒军。出门沿着渝中区江边一直走到东北方向的最尽头,是朝天门广场。十年前,朝天门这边有一张父子的照片火遍网络,让我印象深刻。照片中的一位父亲扛着一百多斤货物,牵着三岁的儿子走下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旁的梯坎,叼着烟,从容淡定。网络图片媒体给这张照片取了标题:肩上扛着的是家庭,嘴里叼着的是自己,手里牵着的是未来。长长的石阶梯坎是这座城市的动脉所在,山城棒棒军,是这里的特有职业,他们担着竹棒做成的扁担,拾阶而上,以搬运货物为生。重物压弯了腰,同时也担起了他们的家庭与生活。虽然说现在重庆从事棒棒职业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在朝天门还是能看见一些。他们大多肩膀扛着一根磨得光亮、绕着几圈麻绳的棒棒,有些坐在路边聊天,有些边走边左顾右盼,留意有没有活计在招呼自己。新闻照片中的这位父亲就是重庆棒棒中的一员。后来在新闻里看到,这位父亲虽然一直做着十分辛苦的棒棒,乐天知命的他靠自己的努力在重庆买了一套小房子,全家人搬离了挤挤挨挨的小棚屋,儿子也考上了好的学校。朝天门码头。重庆是长江上游的大码头,朝天门码头则是重庆历史最悠久的集散地,古时候达官显贵来到重庆,都在这个码头下船上岸。充满历史感的朝天门码头后面,现在却有座军舰一样的建筑-来福士广场。这座超级商业航母的造型和新加坡的金沙酒店有点相似,前卫而现代化。也许只有在重庆这样一个城市,这样的夸张和反差,才不显得突兀怪诞。朝天门码头的台阶一直延伸到江水底下,来往的船只搅动着江水,江水哗一下冲上码头台阶,又哗一下退去。不远处是嘉陵江和长江交界,可惜时机不对,没能看到传说中因为两江颜色差异而形成的「鸳鸯锅」效果。从朝天门码头的正中心,可以穿越来福士广场,也能穿越整个渝中CBD,但我还是选择了沿着江边走。繁华的商业中心固然美丽,但是真实的城市气质却凝结在江水拍岸的声音里,往来船只的鸣笛声里,还有岸边工人叮叮当当作业的声音里。很喜欢重庆的这种市井气,它令这座城市更添魅力。火锅店里的人,路边聊天的人,挑着箩筐售卖水果的流动摊贩,这些生活化、市民化的东西,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亲切,更吸引人。城市不应该是高冷的,富有烟火气息的城市才是好的城市。洪崖洞。洪崖洞这个名字很棒,细细咂品,总有一种神秘的武侠气息。实际上,存在于老故事里的原貌洪崖洞比现在人流涌动的景区洪崖洞,更让我好奇。洪崖是那处悬崖的名称,崖上有个石窟洞,这一片就统称为了洪崖洞。在很多年以前,这里曾是贫民窟,人们在江边劳作,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一直修到75°的山顶上。网络图片如今的洪崖洞是重庆最著名的名片之一,也是人流最汹涌的地方。从最近的地铁口出来,一路上的拥挤让人感到有点局促,可快速通行的空间局促,一路上在各种火锅店门口揽客的姐姐们也让我局促,直到走到景区门口看了一下蜿蜒两三圈的游客队伍,我终于落荒而逃。转头去了洪崖洞旁边的千厮门大桥。大桥与洪崖洞纵向交错,明黄色的仿古建筑与雾霭墨蓝色的江岸冷暖交替。桥上的人群也不少,我往江北方向多走了一段,因为远离了人声鼎沸,伏在千厮门大桥后半段的栏杆上看洪崖洞景区,颇有一番透过导演的监视器看影视现场的感觉。常有人说洪崖洞的造型像极了「千与千寻」里的场景,但从这个视角看,在景区内浩浩荡荡的人才更像极了「千与千寻」里的场景。快乐喧闹的人群,往购物袋里,往肚子里塞着东西,有时候额头上亮晶晶的汗滴下来,滴进铜铸的锅子里,混杂着花椒辣子和毛肚的香味,打出一个洪崖洞的嗝。山城步道。魔幻,3D,网红。重庆有很多热门形容词,但我最喜欢的却是「山城」。订的酒店在山城步道旁边,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民居依势建在山坡上,挤挤挨挨,层层叠叠,亲亲热热,楼与楼之间一副哥俩好的样子。在重庆的第二天清晨,前一天的阴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珍贵的冬日暖阳。拖着前一天在石阶上蹿下跳而酸痛的腿,我还是兴奋地爬上了山城步道。一路沿着青苔石板路前行,纵横交错的小巷、老旧的民居、斑驳的墙面。在这,能找到一点点老山城的影子。兴许是冷门小景,步道上没有喧嚣拥挤的游客,仍住在步道两边的民居里的老人偶尔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看着过往游客。这一刻,我总会有点不好意思地放轻脚步,甚至拿相机的架势都遮遮掩掩含蓄了起来,担心自己冒昧闯入会不会打扰到他们。这种扭捏,在洪崖洞是不常有的。因为在那里自己能堂而皇之地融入其中,那里是蓄意为之的景区,而我们正是装点景区的游客。皇冠大扶梯和凯旋路电梯。来了重庆才知道,一座城市还可以纵向地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一开始我只是奔着号称中国第一的扶手电梯-皇冠大扶梯去的,一心想体验一下这个垂直高度达64米,长度达米的超长扶梯。皇冠大扶梯藏在重庆火车站附近的地下购物街里,走到扶梯收费入口时,还需要走过一段防空洞一样的通道。意外地发现,真正站上扶梯的时候,周边的景象很有老港剧里的感觉。因为不熟悉路,去找皇冠大扶梯的过程中,撞见了一个类似金字塔造型的电梯入口。网络图片入口的马路实际上是一栋房屋的楼顶,马路下面就是房屋,我探头往下看的时候,还真是微微吸了一口气,嘞真是魔幻。当时暗自琢磨,这金字塔的造型,四舍五入就是皇冠造型吧?难道它就是皇冠大扶梯的入口?于是我就假装正定地跟着其他人进去了,还跟着前面的人神色自若地投了币,显得一点不心虚,底气十足。等到要按电梯楼层的时候,我有点心虚了,总共有好几层,到底去哪层才是抵达皇冠大扶梯?社恐本人不好意思问旁边的人,只能继续假装正定进了电梯,自作聪明地跟着人流最多的那一层出了电梯。出来以后才发现,我确实只是坐了电梯而已,而且还是付费的,这里并不能通往皇冠大扶梯。实际上,这个付费的电梯是重庆历史最悠久的,也是唯一一部收费的公共交通电梯—凯旋路电梯。重庆真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即使迷失了也能收获很多不一样的惊喜。这凯旋路电梯看上去沧桑,但却很有意义。据说在它没有修建起来之前,因为山城的特殊纵向落差,上、下半城居民的出行,要爬级的石梯啊,坡度又陡又长,非常之辛苦。长江索道。「日观山城,夜瞰灯海,不坐索道,白来重庆」特殊的地貌,重庆总是有各种各样让外地人惊叹的交通工具。如果说长长的扶梯还能在其他地方见到,那么跨越长江的空中客车-「长江索道」,应该就仅此一份了。话说我的第一次长江索道体验,其实是在梦里。应该是好几年前了,我突然梦见自己去坐长江索道,站在索道入口排队,江面一片雾蒙蒙,看见车厢从远处慢慢靠近站台。这长江索道真是我梦中之地。索道曾经是重庆人民日常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从江这头开到那头,只要四五分钟,不必担心堵车,也不必担心风雨。更可贵的是,长江索道运行的这三十余年,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兴奋地拍了段小视频武隆。「山城」一大特色就是:一出城市,就入山林。坐三小时的大巴,离开喧嚣的主城区,来到静谧的武隆。去的是最著名的天生三桥。奇妙的喀斯特地貌,在这里造就了三座天然高耸的石桥,石桥与周边拔地而起的峭壁勾肩搭背,环绕的中间腹地就成为了与世隔绝的天坑。天坑里还有拍「变形金刚」的道具恐龙,虽然看着像异类,看久了又有点莫名的和谐。冬天的武隆非常湿冷,人也非常少,天坑里斧削刀劈的岩石、山峦,在此时更显肃杀。坑底有一座幽静古朴的四合小院-「天福官驿」,这座汉唐风格的房子不仅是天生三桥中的著名景点,实际上也是一个真实的古驿站。即使是深冬,天坑里的植物依然茂盛苍翠,石壁间时而有水珠从高处滴落,颇有武侠小说里世外高人隐居之地的感觉。事实上,张艺谋确实也在这拍了「满城尽带黄金甲」。说来也巧,一路走来遇到的「朝天门」、「洪崖洞」、「武隆」以及「天福官驿」各处地名都很有武侠气息。三峡博物馆。从一座城市打造博物馆的用心程度,能窥见这座城市对自己文化的珍视程度。与一般城市博物馆不同,重庆市博物馆也叫做「中国三峡博物馆」,它的对面是端庄精致的人民大礼堂。和其他城市的博物馆相比,重庆这座博物馆的外部造型着实有点朴素,但馆内的展示内容却挺不错。重庆是一个自然文化和历史革命文化都非常丰富的城市,在博物馆逛了三个小时,仿佛穿越了一段曲折悠长的时间长廊。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博物馆。除了珍贵文物史料,馆内还能看到各个年代重庆衣食住行的旧物:黑白电视自行车,桌椅板凳小木床,甚至锅碗瓢盆小人书。期间我看见一位中年男性,约莫三十多岁,操着重庆本地的口音。他在博物馆看到那种黄色方形的,上面还印刻了“重庆”二字的土肥皂,竟然开心地像个孩子,拉着旁边的朋友乐呵呵地说:诶诶诶,快看,我小时候就用这种的,现在都看不到了。博物馆里还有一个环幕电影厅,所谓环幕电影,是指它的屏幕是°环形的。看电影的人没有座位,但可以站在电影厅中央以各种方向看。电影厅放的是一个关于三峡的起源以及重庆的发展的片子,虽然有点老,但是因为环幕而很有趣,就像是戴上鱼眼镜头来看世界。彩蛋与待续。本意来重庆跨年,但真正来到年的门口,还是放弃了去解放碑凑热闹的念头,因为12月31日的下午开始,整个渝中区就很多地方已经人多得进不去了,我再次落荒而逃。年最后一天最终的情况是,我窝回了酒店,吃完火锅外卖,安安静静地睡到了年。哦!也不是很安静,因为还没睡多久,就迷迷糊糊听到楼下嘈杂的汽车喇叭声。我嗖一下掀开被子,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拉开窗帘,原来那些在解放碑跨年的人,现在全堵在了返程的路上,一条长长的车龙排在楼下,绵延到很远的地方。车里的人或打着哈欠,或玩着手机,或暴躁敲方向盘。这幅场景,还真像极了电影最后意想不到的彩蛋。抖音里腾空飞起的气球很美,但哈欠连天黑着眼圈的眼前,才是真实生活的日常。重庆就这样匆匆走过了,虽然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回忆起来仍然记忆犹新。它是我目前见过最奇伟的城市,自然而有生命力,还十分具有江湖气,如果将它拟人化,也会是我很想交朋友的那一类。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期待下次与重庆相遇。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ls/50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