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非遗印记千年古镇的九鲤灯舞法官解疑


九鲤灯舞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非遗”作为民族文脉的精华,是乡村文化“活”的灵魂,是广大农村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延续、挖掘乡村振兴的“非遗”文化元素,保护“非遗”和传承非遗文化资源,就是在提升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九鲤灯舞

福建省莆田荔城区黄石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记载着沟边村的“九鲤灯舞”,不仅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还属于国家级“非遗”。见证着这座千年古镇“非遗”文化的丰厚多彩。

九鲤灯舞

黄石镇和平村沟边自然村的九鲤灯舞,源于唐代“百戏”,盛于明清,是丰富多彩的杂剧歌舞表演,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据清朝张澍辑的《三秦记》载:“每岁季春,有黄鲤鱼于海民数月,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

九鲤灯舞是民间根据“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改编而成,以鲤为代表,舞弄九种鱼灯而得名。所谓九鲤,并非都是鲤鱼,而是九种不相同的水族:包括龙(蛟)、鳌、鲈、鲡、鲤、鲫、花鱼、金鱼等九种。“九鲤灯舞”就是根据这9种水族的特定外形扎制成九种不同的鱼灯,每种鱼灯肚下中间装上木把,灯内点上洋油蜡烛,舞者着古装,脚穿草鞋,双足裸共系四只小铜铃(足动铃响),手持鱼灯,另有五个人手持5支火把,四个人肩扛龙门一座待后,随着时缓时疾的锣钹鼓镲打击乐的节奏,按规定的套路,进行“嬉游、觅珠、围珠、抢珠、跳龙门”等5个程式的舞蹈演绎。“九鲤灯舞”的整套舞蹈有特定的身步、技巧、阵法和程序,整个表演过程,表演者都是半蹲进行,需踮着脚前掌,这样摇晃时才能表现出在波涛之中的形态。舞间还杂以禾火鞭炮,情趣无穷,场面热闹。其所使用的道具和舞蹈表演形式全国少有。

龙与九鲤

解放前,《九鲤灯舞》一般是十二年中的“龙”年才举行一次。除非某乡某村突然发生重大旱情、瘟疫或有特殊的庆典事项时,才可破例举行。举行“九鲤舞”的目的,不外是求雨、驱邪以及各寺宫、社、庙的庆典、游神等活动。

解放前,举行“九鲤灯舞”都要遵循制灯、试舞、请驾、回宫、化龙五道程序。

制灯,就是聘请艺人制扎九鲤灯,置宫庙中,请道士作道场,随后“点眼”即成;试舞:九鲤灯点眼之后即有了神力仙气,便可试舞,先在社庙广场上燃放鞭炮、点明鱼灯,九鲤出门后,要绕场一周起舞,舞毕,放回宫庙中香火奉祀;请驾分当地请驾与外地请驾。当地请驾由乡佬捧香引路,点明鱼灯,沿途燃放鞭炮,进村起舞驱邪或典庆。外地请驾,则由请驾乡村的群众,到东道主迎请“九鲤”,按试舞仪式举行后,“九鲤灯”方可上车上船,然后直达邀请目的地,先举行“试舞”仪式,而后举行求雨或驱邪等;回宫:在结束了原村或外村的活动后,“九鲤灯”就要可回宫了。这时,为首举蛟灯者,一定要把灯头对准自家宫庙之门。到达后,休息片刻再入宫庙之中起舞,舞后再把灯架起,待元宵节过后烧化;化龙:就是把制作的九鲤灯烧掉。举行这一仪式时,要演戏两天,还要办宴庆贺,请道士作道场。然后置广场烧毁,待十二年后的龙年重新扎制。

新中国成立后,《九鲤灯舞》的部分旧规被破除。首先破除了舞后元宵“焚灯”制度和十二年一轮的硬性旧规,改为舞后“鱼灯”进宫庙,常年奉藏,及每年举办“九鲤舞”的新俗。原有的《九鲤灯舞》局限在元宵节,驱邪求雨,庆典活动,现应用在各个节日喜庆,商务活动,项目开工,广场文艺演出等各项活动。

在黄石镇和平村沟边自然村,刚刚入选国家级“非遗”九鲤灯舞”的省级传承人陈文世老人,今年已经74岁了,他的“非遗”传习所里,摆满了“九鲤灯舞”的道具及制作材料。从艺已经42年的他,是目前极少数掌握“九鲤灯舞”道具制作技艺的老艺人之一。他告诉我们:“要完成制作这9条鱼的工作,需要六个师傅花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而且现在舞鱼灯不用穿草鞋了,改穿运动鞋或者表演鞋,鱼灯里的蜡烛也换成矿灯了。”张哥对“九鲤灯舞”感到欣慰。

九鲤户外拓展

民俗学家刘魁立先生说:活鱼须在水中看。我们把“九鲤灯舞”比作“活鱼”的话,那么,“水”就是广袤的乡村沃野。我们建议,文化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乡村的文化活动让它们回到村民的生活中去,并赋予新时代的信息元素,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它们得到创新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mp/122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