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特别推出丨上任第三天


上任第三天(小说)

李玉林

就任省慈善会会长不过三天,秦学咸忽然接到一封寄给他本人的航空信件。信是从两千公里之外的深圳直接寄到慈善会的,信封上写着“省慈善会 秦学咸会长收”,写的是他新的单位、头衔和称谓。他仔细看了寄信人的名字和地址,并不熟悉,不在他纷繁的记忆里。

秦学咸已年过六旬,额头因头发稀少而明显发亮,但依旧显得年轻干练。他有着一双能时时向他人传递善意的黑亮眼睛。听你讲话时,他总是会看着你,一直看着。让你踏实,有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他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哪怕和你只见过一次面,谈过一次话,也会在若干年后依旧记得你,会马上叫出你的名字。看到别人,特别是下属或普通百姓,他总是会笑着先和你打招呼。对于写给他的群众来信,他一直都十分认真地对待。你或许想象不到,他至今还存着若干封不同年代的群众来信。

他又看了一遍信封上那认真写就的工整字体,一点意外,一丝惊喜,还有一种疑惑不由得从心头掠过。

…………

这是年秋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那一年,西北秋天的色彩似乎比以往更加浓郁。片片耀眼的金色,点点灵动的红色,在滚动的秋风里竞相展示自己的活力,让人们不禁感到生命的顽强与富饶。

这个秋天,让刚刚卸任的常务副省长秦学咸有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感悟。

卸任后的第一天,秦学咸就主持了省慈善会的筹备会议;第三天,他以退休老同志的身份参加了省慈善总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他被大家推选为省慈善会会长,这当然也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意愿,更是他本人希望的。

其实,在此之前,他即将退休的消息传出后,好多人好多单位找过他,最多的是那些大企业的老板,他们都拱手向他发出极具诱惑力的邀请,邀请他当高级顾问,许给他高额的报酬、优厚的待遇。全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丰实集团老板王哲甚至提出要请他担任什么董事长。过去,秦学咸曾多方协调为丰实集团解决了在扩大企业规模上遇到的一个大难题,王哲为此对这位常务副省长一直心存感激。他曾几次想到秦省长家里拜访都吃了闭门羹。后来,秦学咸应邀出席了丰实集团一个新项目的竣工典礼。典礼之后,王哲把一个包装完美的袋子给秦学咸,说是专门给他的纪念品。秦学咸问是什么纪念品,王哲说是一个定做的模型。秦学咸说我得看看,看适不适合我。说着就当众打开包装,王哲显然有点慌张,忙阻拦,但没有拦住。周围的人都看到了,那袋子里装的是整捆的百元人民币,30捆,共30万元。秦学咸轻蔑地笑了一下,大声说:“好家伙,幸亏看了,炸弹呀!你这是想炸死我呀!”王哲红着脸,连声说:“一点心意,您给我帮了那么大的忙……”秦学咸又笑了一下,说:“你又错了,不是我帮你,是政府支持了你!支持你是因为你的企业能为社会做贡献。你只要发展生产、善待职工、积极纳税,就是对政府的最好的回报了。”秦学咸让王哲赶快把钱收起来,批评他说今后无论如何不能做这种害人也害己的事情了。其实,秦学咸自己很清楚,眼下这种办事花钱、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的氛围不但破解艰难而且有越来越浓的趋势。他一直告诫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染这一水。他不能忘记自己入党当干部为的是什么;不能忘记在革命政权工作的父亲为了百姓是怎样不惜自己吃苦受累、流血牺牲;不能忘记父亲常对一家人说的要一辈子都诚实守信、先人后己,不贪、不懒、不奸、不滑的家训;不能忘记自己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秦学咸出生在革命老区一个贫困的山村家庭,小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当乡长的父亲就因劳累过度得病去世了。在家务农的母亲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艰难度日。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乡里乡亲的帮衬,他怎么能生存、怎么能读书、怎么能一步步走到省领导的位置上。当了省级领导,他没有发财,可他的住房条件、生活待遇是亲戚朋友中最好的。他觉得党和政府给自己的太多了,自己完全应该知足了,而且每每想到工作中见到的那些还没有脱贫还在艰难度日的百姓,他就有说不尽的愧疚。

他早就定下了,退休之后绝不干为个人挣钱的任何事。特别是坚决不接受任何公司企业的邀请。

他要干些什么呢?

他的当小学教师的老伴儿身体不太好,七八年前就退休了,一直在家操持家务,是他的好后勤。这许多年来,不但在家的每顿饭都特别合口,就连袜子、内裤自己都没洗过。他的两个早已成家的女儿都是中学教师,分别给他生了一个外孙子、一个外孙女。老伴儿和两个女儿都知道他在任时没日没夜地工作,希望他退休后在家里享享清福,享受天伦之乐。女儿们甚至已经为父母亲安排好了每年外出旅游度假的路线图。可秦学咸并不想在家享清福,不想过那样的退休生活。他对老伴儿和女儿说,现在特别贫困的百姓还不少,他说他亏欠他们的还很多,他要继续为这部分人群干点事,尽管没了省长职位的他起的作用不会很大,但只要他尽力去做,只要他看到得到帮助的穷苦百姓生活确实能有些改善,他就会感到很充实,很快乐。他说这样的退休生活才有意义才能让他心安理得,说自己拿这么多退休费,不干点事他会过意不去的。

早年,由于是家里的老大,父亲又早逝,初中毕业的秦学咸尽管各科成绩都是全校第一,但他还是没有听从学校让他升入高中的安排,早早回乡务农,挑起一家生活的担子。由于他一直没有放松在劳动中学习,一直坚持不懈地为大家办好事,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并先后担任了生产队长、村长、乡长、县长、市长、副省长的领导职务。无论在哪一级领导岗位上,他都一刻不忘老百姓的疾苦,总想着他还没有做完还没有做好的事情。还是当市长的时候,一个星期天,他到市里最大的人民广场参加由全市各大食品单位组织的“做放心食品、吃放心食品”的宣传活动。这是他针对社会出现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假冒伪劣食品现象抓的重要典型。活动结束之后,他就要上车回去,还有两步就迈到车里的时刻,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突然跪在他的面前。他顿时一愣,这时身边手疾眼快的警卫人员已经把这对母女架开了。他即刻意识到不能这样做,过去封建时代遇见拦轿喊冤的,当官的还要下轿呢,何况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他马上大声喝住警卫人员,说:“你们马上停下!没有我的话,你们怎么能随便把人架走呢?说着,他已经快步走到那位妇女跟前。他注意到那位妇女吓得脸色煞白,忙说:“你不要害怕,别紧张。你为什么要下跪,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你尽管说,别害怕。”那位妇女的脸上这时泛起了一点红晕,拉着女孩儿,说:“我有两个女儿,大的上小学四年级,小的——”她指着眼前的女孩,“上小学二年级。我丈夫得病去世了,我又下岗了,没了工资收入,确实没有能力供两个孩子上学,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了……”秦学咸听着,心里不觉一沉,说:“你这种情况应该发给你低保金啊!你没有吗?”秦学咸很清楚,每年市政府要拿出万元给困难家庭发放低保金。那位妇女说:“没有,我没享受。街道办事处不给我。”这时,广场上许多人都围拢过来,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秦学咸把跟他一起到广场的副秘书长叫到跟前,对那位妇女说:“这是我们市政府的副秘书长,他明天到你家里,也到你们街道办事处了解一下情况。你放心,你的困难政府一定帮你解决。今天这里人太多了,我们就不在这里说了。”那位妇女这时又要下跪,秦学咸忙扶住她,说:“咱共产党不讲这个,解决你的困难是我们应该做的。“接着,详细问了这位妇女的家庭住址。第二天,副秘书长把情况都了解清楚了。那位妇女的困难确实存在,也完全符合领取低保的标准。没有领低保的原因是,她和街道办事处的同志经常吵架,办事处负责这事的干部说她态度有问题便没给他发。秦学咸听说后气得没刮干净的胡子都抖动了,他先是让市民政局拿出2万元救助金补助这个困难家庭,主要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随后,严肃批评办事处的同志不该感情用事,明确指出: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必须不折不扣地及时送到弱势群体当中,违反者是要追责的!他责令街道办事处即刻给这位妇女发低保金,并补发全部欠发的款项。

这件事虽然很快圆满解决了,却引发了秦学咸的思考。他想,我们这些领导对群众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他让市政府所有同志都到群众中调查民情,了解群众的需求,弄清全市到底有多少困难户,困难程度,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摆脱困境。调研结束之后,秦学咸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研究,把全市每年万元的低保救助金,提高到每年1亿元,对因大病致贫的、下岗后难以为继的和单亲家庭中的特困户也提供低保救助。

他很清楚,对于一个有着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乡村,困难群体中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他们深入了解和切实解决,而政府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还是不够的。

还是他当市长的时候,一天,针织厂的80余名工人到市政府上访,冲过警卫进入办公楼并冲进入了市长办公室。当时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秦学咸正在北京开会,自然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回来之后,秦学咸听说了这件事,心里很是不安。他想这些工人找他,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对他说。秦学咸决定上门到厂找这些工人。他让市政府办公厅的同志通知针织厂,说明天上午市长秦学咸要到厂里去见上访的那80名工人,当面听取这些同志的意见、要求。当时市政府的许多同志,包括办公厅的同志、副市长、市公安局的领导都不同意市长直接到厂里去,怕不安全。秦学咸却认为这是理所应当、责无旁贷的。他坚持要去,而且明确去的人不能多,只去4人。除他之外,还有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市财政局长和他的秘书。公安、警卫的同志一律不能跟着。到针织厂后,要见市长的就不止那80个上访的工人了,大车间里满满的,多名工人都来见市长了。秦学咸大声对这些工人说:“同志们,我今天到你们这里来,就一句话,就是要尽我一个市长,一个人大代表的责任。你们为什么要冲到我的办公室?想必是有许多话要对我讲。你们选出几个代表来,把你们要对我说的话都说出来……”工人们酝酿了一会儿,选出两男两女4个代表。秦学咸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困难,默默地听了两个多小时。针织厂这些勤劳朴实的工人都曾为纺织工业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但在改革大潮中纺织业的一些工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人们收入减少,甚至领不到工资,吃饱吃好饭都成了奢望,一些生病工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秦学咸听着,心里越来越沉重、很难受。他不仅认真听了工人们的讲述,还到工人宿舍、工人们的家里看了看。他看到,工人们居住条件都很差,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住在一间很小的房子里,房子的屋顶还都是油毡的,很薄,挡不住烈日暴晒和大的风雨。这几百人栖身的一大片住房,只西北角有一个简陋的厕所,有多不方便不看也能知道。

秦学咸面对那些职工显然很激动,他对他们说:“同志们,今天你们给我上了很生动的一课。我作为一个市长应该关心你们,我当市长这几年里,还是第一次来你们这里,我缺少调查研究。我想,全市纺织系统,有你们类似困难的恐怕还有。”紧接着,他充分肯定了职工代表讲的意见,他说:“你们讲的都很实际,没有夸大其词。你们的困难是实际存在的,政府应该解决,也能够解决,并且马上就给你们解决。”他现场安排办公厅主任和财政局长,明天就到厂子里来,为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绝不让一户困难职工过不好。最后,他希望大家团结一致搞好生产,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秦学咸当时只讲了十几分钟,可被大家的掌声打断四五次之多。这件事对秦学咸的触动很大,他在思考,改革开放确实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增加了,可那些没有富,反而遇到了困难的那部分人怎么办?

回到机关之后,秦学咸即刻组织专门班子,对这部分人的情况做调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为他们创造重新就业的机会和条件,力争切实解决这部分人的困难。

这时,秦学咸并没有多高兴。因为他冷静地看到在一个有着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贫困群体中还有许多问题他并没有深入了解,也没有足够的解决能力。他当然要带领大家更好地发展全市的经济,这是解决贫困、改善民生的根本与基础,但更多地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ls/26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