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买房摇号是真的从刚需角度出发,来给楼市降


益盟财经孟琦

来来来,先到银行冻结一下资金,无房万,二套万,全款万——在上个月26号,创下杭州楼市摇号两个纪录的融信保利·创世邸开盘了。

该项目此次摇号共计户购房预登记家庭。其中,有户无房家庭;根据冻结资金户数与家庭购买资质计算,此次摇号冻结资金达到亿元。参与人数与冻结资金额纷纷让人叹为观止。

房价已经是人们茶余饭后最喜欢的话题之一,毕竟现在没有人喜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般》的生活方式,都希望能够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安稳稳过日子。

而房价在这几年经历了连续上涨之后,国家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炒房客的常规几百万操作,像前几年一二三四连着走,走到哪里哪里飞的温州帮,最近一段时间仿佛都安定了下来。而为了能够尽量合理的出售商品房,部分城市也已经进入了摇号买房的时代。

可是,摇号买房会让刚需是真的刚需,炒房也会真的降温吗?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日本当年的房价经历,说不定从其中可以窥得一二。

20世纪的80年代,美国为了解决自身外债过重的问题,决定大幅度降低美元的汇率,日元与美元的兑换率提高了50%以上。由于日元汇率大幅度提高,日本出口陷于困境,很多产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失去优势。在这一的情况下,日本高层提出了拉动内需的战略。在上层的鼓励和支持下,大量的钱开始投入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的房产几乎以每年涨一倍的速度增长。百姓们也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买房大军,导致日本全国出现了全民买房的热潮。

可惜好景不长,年,日本不动产市场就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

有人说当时的泡沫是因为日本政府的政策失误,也有人说是资本主义大国保护自身利益的政策决定损害了日本经济的平衡性,比如广场协议。无论如何,日本民众的眼里只有大量的钱在他们手上,如果存到银行,可怜的2.5%的利息根本平衡不了物价上扬所带来的巨大花销。

那怎么办?我得钱生钱啊!要不然这些钱在我手里岂不是越来越不值钱。

投资吧!投什么呢?外面说的最多的就数股票和房地产。股票我不太懂,拿在手里也不大放心,好!那就投房地产!国家总不会坑我!而且最不济也是一块地,不算投资也可以居住。对,买!

结果显而易见,大量的人蜂拥而至开始投资房地产,使得房地产的不合理增值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所能带来的经济红利,砰地一声,泡沫炸了。

反观国内目前的房价情况,很久之前就有大批的有关专家判断,房价要回调到合理区间,但是到目前为止,最多也就是稳步上涨,真正的房价下跌其实一直没有来临。

然而随着摇号买房的出现,新楼盘的限价让人们选择性的忽略掉了房价的泡沫。刚需住房的人认为:“太好了,价格终于由政府管控,这样的房价就是合理的,而且周边的二手房都比这个价格高,只要我摇到号,怎么算都是赚了!”

而炒房的人则是看中了倒挂带来的巨大利益:“跟亲戚商量一下,凭他们的资格我还可以再买,毕竟只要摇到,随便出出手,又是一波几百万的羊毛。”

再加上各地的人才引进计划给予高学历人才的政策放宽,仿佛在告诉刚需者——房子现在价格是有点高,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有些人没有你们的资质想买都买不到的,还不好好利用你们手中的高学历文凭,趁着政策支持购买住房!

另外,根据住建部最新的表态——依法依规控制棚改成本严禁违规支出的观点,在房价涨幅压力大的地区要以实物安置为主;而在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的地方,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

受到商品房库存较多的地方,鼓励棚改货币化的影响,房地产板块再次应声高开。(如果你错过这一波的上车,不妨去看一看钢铁板块)

言归正传,这样的措施仿佛真的是对于国家来说是无比正确的,房少的地方给房,推动建设发展:房多的地方给钱,正好推动去库存。于是,就又多了一批拆二代进来抢房,大概刚需者看他们的眼神应该是这样的。

矛盾点的不断转移分散了买房者的注意力,而刚需的迫切希望和房价的不断上涨冲断了理性的最后一根绳索。

讲真,现在没有人会精测预判到房价什么时候跌,会不会跌,能不能跌到合理的价值区间,而合理的价值区间又在哪里。一系列的高难度疑问加上时间的不断证明,现在的刚需者几乎已经放弃考虑我的购买价格是否在房价的合理区间,更多的是在想我怎么样才能有购房的资格,我的运气是否能够摇到,买房的钱我要怎么才能凑够。

如果你问我那该怎么办?

不好意思,我还在租房,目前没有条件考虑这么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bq/120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