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生问题之难,建品质西安之城”。《明察暗访看民生》是《西安晚报》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开办的新闻监督栏目。
事关民生无小事马上就办不懈怠。希望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及各部门重视本栏目的曝光内容,第一时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回应,并及时向我们反馈整改落实情况,做到每期报道有结果。
今日推出《明察暗访看民生》第期——
西安火车站广场安检口无遮阳设施
旅客排队时饱受烈日“烤验”
火车站广场上的遮阳伞成了摆设
旅客们在烈日下排队等待安检
火车站是西安形象的一扇窗口,也是外地旅客对西安的第一印象。眼下正值暑运,西安火车站的旅客流量明显增大。在近来连续高温炎热的天气条件下,人流量密集的西安火车站安检大厅外和接站等候区,却缺乏必要的防暑遮阳设施,大量进出站的旅客只能在烈日下暴晒等待。
向本报反映情况的张先生前两天在西安火车站乘车,当时正值下午两三点,等候安检的人不少,他带着孩子、老人在安检大厅外排队,室外温度非常高,排队处又没有遮阳设施。“我在大太阳底下站了几分钟都感觉不舒服,更别说老人、孩子有多难受了”。张先生认为,特殊天气应该特殊应对,管理部门应当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想办法帮助旅客解决实际需求。相比之下,张先生提及他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排队领票时,排队区域不仅有遮阳棚,还不时自动喷淋水雾为排队者带来清凉。
7月20日中午12时,记者在火车站一号安检大厅门外看到,旅客们提着大包小包排起了长队。偌大的广场上,只有唯一的一把遮阳伞立在广场中央,并不邻近任何一个安检口。旅客们赶着排队安检,只能在三个安检口门外忍受暴晒。
队伍当中,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被家人推着,烈日当头,家人只能在行李包里翻出草帽,为老人戴上。一位抱着婴儿的女士一手抱孩子,一手提行李,实在腾不出手来为孩子遮阳,孩子的小脸蛋被晒得通红,后面一位年轻姑娘见状,赶紧用自己的伞给孩子打上。还有几位男性旅客手里提着几大包西安特产,像是要带回老家,身上的T恤已经湿透。其中一位男士无奈地对同行的朋友说:“这里连一处阴凉地儿都没有,真是晒得受不了。”
7月23日中午11时许,记者再次来到火车站广场时,一号安检大厅门外广场上那把唯一的遮阳伞还没有打开。安检口旁边的旅客们各个眉头紧锁、满脸大汗,无处遮阳的他们只好在烈日下继续排着队。位于火车站广场西边的二号安检大厅外,情况同样如此。
其实,火车站广场上也有一些遮阳设施。城墙的城门洞内阴凉通风,聚集了不少旅客驻足,有青年志愿者为旅客提供饮水等服务,但城门洞内的休息椅并不多,需要进站的旅客还是必须得去安检口暴晒。在火车站广场正中心位置,沿路倒是设置了旅客休息区,有数十把遮阳伞和不少休息椅,可是7月23日将近中午12时,这里的数十把遮阳伞似乎还没有“上班”,伞都没有打开,旁边的休息椅也被晒得发烫,没有一位旅客在此驻足休息。有路过的旅客感叹:“这么多崭新的遮阳伞全成了摆设。”
火车站广场出站口外的接站等候区同样缺乏遮阳设施。等候接站的人们不得不在露天环境下暴晒,有的女士撑着伞,可更多的男士只得头顶烈日、汗流浃背。因此,很多接站的市民、旅客都挤站在不远处一个公厕门口的房檐下。
“我们等车心里本就着急,遇上火车晚点的话,还得再等一两个小时,把人晒中暑了怎么办?为什么管理部门不能设身处地为我们想一想呢?”受访者江先生建议,希望相关管理部门能提供更为人性化的防暑设施,科学制定“凉策”,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在等车、排队时不必再饱受烈日“烤验”。
文/图本报记者
追踪与反馈
部分围挡已拆除剩余围挡7日左右拆除
本报讯(首席记者王海鹏实习生杨静妮)本报报道了建国路临街商铺反映围挡影响营业的问题,市政二公司十分重视,并于21日开始安排人员进行全面整改。目前,金河大厦大门南北侧至爱菊面馆,东八道巷至吴铭火锅的围挡已经拆除,剩余围挡7天左右拆除。
7月21日,针对本报报道的建国路临街商铺反映围挡施工断断续续、影响营业的问题,市政二公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缩小围挡范围,增加便民通道,方便商户与居民进出。当日已经在东大街至东三道巷之间打开路口2个,在东八道巷至东十一道巷之间打开路口2个,并张贴便民绿色通道提示牌,方便沿途商户的出行。
与此同时,市政二公司加快现场渣土清运的协调及手续办理。21日晚间开始清运渣土,渣土出完地段立即撤除围挡,并清洗路面。
施工人员介绍,他们还对施工加强了工序的衔接,围挡一段,完成一段,然后再进行下一段的围挡施工。截至23日,金河大厦大门南北侧至爱菊面馆,东八道巷至吴铭火锅的围挡已拆除,剩余的围挡拆除工作需7天左右。
欢迎广大读者为本栏目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用将予奖励:
1、拨打热线电话;
2、扫描“明察暗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zb/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