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浪漫风情所称颂,满布历史与艺术的城市巴


巴黎-圣母院我们踏入令人朝思暮想的花都巴黎,这被过多浪漫风情所称颂,满布历史与艺术的城市,究竟真实是何种样貌呢?我期待着。第一站我们停驻于庞毕度中心,这建筑果然如传说中的突兀不群,像是工厂外露的管架,缠绕,交错,堆砌,在古色古香的街区中,宛如一头异兽盘据。说实在地,我对这种太过高科技概念的建筑没什么感觉,也如同我对其内主展的抽象派画作般,虽会驻足思考,揣摩其意涵,佩服他的想法,但却无法激起共鸣。穿过一些巷道,前方显现一栋雕琢精致的广面建筑。搭着烟囱的灰蓝瓦斜檐,与中央主塔叠层的采光罩,高低曲折地形成错落棱线。窗台楣顶勾出花叶曲边,数不清的雕像站在脊顶,柱头,龛室,点出它的华贵气势。这里是巴黎市政厅,也难怪装饰得富丽堂皇。而傍晚时分的广场,居然聚集了满满人潮,席坐于地的人们皆仰望电视墙,似乎正转播着重要比赛。从这儿再过个桥,我们就走上位于塞纳河中的西堤岛,其最醒目的地标-巴黎圣母院,也从远方以塔楼标示它的存在巴黎圣母院跟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比起来是小得多,就算是前晚拜访的卢昂大教堂也较其气势恢宏。但在法国人心中却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包括拿破仑在内的多位国王于此加冕,著名的钟楼怪人也以这里为背景,编织出凄美故事,让人心生向往。它的正立面呈方正对称架构,三道尖拱门上以一整列的雕像群作饰带,隔出中层的圆花窗及两侧拼合拱窗,最顶是分立的双方塔,以细柱与交错拱弧作缀。三个大门门框都是以层层尖拱叠合,远望似乎有着细密雕刻,近观才发觉是一个个头脚相连的小人像,从两侧排列于龛座的圣徒,往上串连至顶尖。其内的三角楣也各自刻着三排叙事图案,中门是耶稣端坐宝座传道,右门是圣母抱着圣婴,入口在左门,刻着基督入棺,众人哀凄的景画。进门时,我仔细端视这些雕像。门口分隔柱的圣母子细腻中带着温婉,而周遭圣者似也皆带着故事。像左侧其一,颈上缺空,将头颅抱在手上。据说他是罗马时期的巴黎主教,被迫害砍头后,居然捡起自己头颅,在喷泉洗净鲜血,一路至蒙马特才呼出最后一口气。走进教堂,里面已是满满的观光客。抬头仰望,两侧双层拱廊加上花窗列,将天蓬拱顶拉得高远。我们先从右边侧廊看起,廊边由一个个小礼拜堂构成,都有不同主题的花窗,彩绘及祭坛。一路行走至教堂结构的十字交会处,在这儿便可望见左右两翼顶上的大面花窗,窗格瓣叶似孔雀开屏放射,加上光线透入带来的瑰丽色彩,相当夺目。在中央祭坛两侧的木制隔屏,以浮刻精细地雕绘,缠绕的花叶框边,勾绕着一幅幅生动的故事,若能进前细看就好了。而在讲道坛后,带翼天使与跪祭的路易十三,路易十四,正望向当中的圣母子。苍白的耶稣倒躺于圣母膝上,圣母摊手望天,哀戚中又带着茫然,似仍无法接受爱子的殒命。远距离看去,每组雕像的袍袖皱折依旧飘然分明,实属上乘之作。再绕至后厅回廊,从这儿可以欣赏隔屏背后的叙事雕画。我们先经过的右半边描述耶稣复生后的神迹,另一侧则为复生前,若是倒过来行,就是完整从马槽出生开始的故事了。这组雕画,以灿金为底色,红黑勾边,虽然以我个人观点,人物形貌有点过于喜感,但也因此,主配角间的表情姿态却生动许多,令人莞尔。而于后厅依傍墙边的,依旧是不同设计的小礼拜堂,只是这样短短瞥过的工夫,很难留下个别特出的印象。倒是行道边的一些展示颇引人驻足,像是教堂的木制缩小模型,模拟施工当年辛勤工作的小小人偶,以及曾经吊挂于空的华丽灯架。顺着另一边的侧廊,我们欣赏其间精致的壁画,再从管风琴下的大门回到广场。往上仰望,平顶的双塔中层有许多观光客正远眺巴黎市区,见此也很想登上那儿,看看钟楼怪人眼中的景致,看看墙边那些张牙舞爪,托腮沉思的可爱石像鬼。顺着河堤,一边是潺潺流泄的塞纳河,一边是精致的长列飞扶壁,行走其间,很让人心旷神怡。而从这角度,也终可看到中央塔的参天尖顶,以及雕工华美的侧翼门面。类似的人像叠合门框拉出了尖拱,再之上是一大一小的圆花窗,以放射的瓣叶迎接阳光。一路走至教堂尾翼,飞扶壁于此收合,围绕着呈圆柱状的后厅。后厅的锥形斜顶,借着扶壁延伸,便像是绽射星芒。此外,其下花园开满各色花儿,红白粉黄,更为它添上一份娇美风姿,难怪被大力推荐,务必来这儿走上一遭。花园当中另有一纪念柱,哥德式火焰塔尖,塔下如窄瘦凉亭,立着怀抱圣婴的圣母玛利亚。我们于草坪间随意晃绕,感受漫漾其中的平和宁静气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ls/133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