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新闻,蔡甸广场改造工程即将完工,猛然发现,咱们黄陂似乎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广场,前川没有,盘龙城也没有。这里所说的广场主要是供市民集散、休闲或者交通所用的广场,而不是那些挂广场之名的商业设施。武汉主城区中比较著名的有洪山广场、光谷广场、首义广场和琴台广场等,几个新城区中新洲邾城也有人民广场、蔡甸有蔡甸广场、江夏纸坊有市民活动中心,但黄陂暂时还没有这种适合大批人游玩聚集的大型场合。武汉洪山广场让我们先看看几个新城区的广场吧。蔡甸广场蔡甸广场位于蔡甸大街、汉阳大街、工农路三条主干道交汇地块,场地总体呈三角形状,年为了配合地铁蔡甸线而进行改造,新的蔡甸广场地下为蔡甸广场站的“P+R”配套建设工程,地上则为绿化广场。下图1是蔡甸广场的卫星地图(年10月份),地图上测算的面积约2.5万平方米左右,不算很大(参考一下,天/安/门广/场44万平方米)下图2为改造前(年)的蔡甸广场下图3为新蔡甸广场的改造效果图新洲人民广场新洲人民广场位于新洲区邾城街道城区南部,龙腾大道北,占地.8亩,约1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居全市广场之首。年新洲区开始计划修建新洲人民广场,并于年5月正式动工,至年10月基本建成,总投资万元。下图4为新洲人民广场的卫星地图(年)图4下图5为新洲人民广场的空拍图图5新洲人民广场江夏市民休闲活动中心位于江夏纸坊老城区南部,熊廷弼街以北,创建于年,占地面积6.54万平方米。江夏市民休闲活动中心这三个城区中,新洲的人民广场更类似传统意义上的广场概念,江夏和蔡甸和广场则还有公园绿地的性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的很多城市兴起了修广场的风潮,基本每个城市(甚至县城)都会修一个或大或小的广场,比如武汉洪山广场就建设与年。为什么那些年广场文化会迅速兴起呢?有人总结了几个原因,如下:城市形象的需要。许多城市广场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周边高楼林立,代表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最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同时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仅是经济发达,更要看文化内涵和市民素质,而广场文化不仅仅是城市的窗口,更是城市的标志和品位。市民娱乐和休闲的需要。现代工作和居住使人与人的交往和交流减少,室内活动增多,而人类自身也需要交流、交往、和信息的交换,所以也需要户外活动,而这种户外活动又要是平等的、自/由和无拘束的,广场文化正好切合了人们心理需要。黄陂的话,如果一定要拿出一个广场的话,原黄陂体校的大操场,现在的文体广场也勉强算一个吧。但现在来看,这个广场已经不适应前川新城的发展需要了,一是面积小,二是位于老城区,周边多是老旧建筑。黄陂前川文体广场黄陂该不该学新洲那样,修一个很大的城市广场呢?比如前川可以在百泰路和川龙大道交汇处搞一个大型广场(靠近川龙大道的那地方属于绿化区),广场的背景是百泰路地铁站周边林立的高楼,盘龙城也可以把卓尔体育公园里面拿出一部分建广场。这样前川和盘龙城就各有一个城市地标了,不是吗?盘龙城广场前川广场当然,有的人也认为,现在修建这种广场已经过时了,公园和绿地就可以取代广场的功能了,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ls/1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