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日本人是靠什么把车卖到全世界的


我的同事中,很多人开的都是日本车。每次我们聊起汽车时,这些车主们都对自己的爱车赞不绝口。在他们看来,日本车设计人性化,省油、好开,故障率低,而且安全性也不像有些网友说得那么低,毕竟人家是通过C-NCAP测试过的。

其实,无论在中国哪个城市,上街随便看看,就会发现日本车所占的比例很高。有人站在上海的立交桥上,统计过经过的一百辆汽车,结果日本车就占了48辆。就是在发达的欧美国家,日本车所占的比例也非常高。日本人是凭什么把他们的汽车卖到全世界的呢?

美国的日本车

日本汽车的国际化之路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日本车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竞争。虽然60年来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日本汽车的国际化的脚步。

美国是日本汽车最重要的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50年代,美国就经进入汽车时代。日本车企也是从50年代开始,就将美国作为 的潜在出口市场。

在美国,汽车并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一种必须的交通工具。美国人更看重汽车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日本汽车厂商正是敏锐地捕捉到这点,在60年代推出日产阳光和丰田花冠等物美价廉的代表车型,很好地满足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日本汽车从此在美国站稳脚跟。直到今天,日本汽车仍然是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海外汽车。

这一时期,美国本土汽车厂商热衷于制造奢华大气的中型、大型轿车,而小型车的利润较低,所以这个市场被忽略了。欧洲汽车厂商虽然也生产小型车,但欧洲汽车偏重操纵性,强调驾驶的乐趣,并不符合美国消费者注重汽车的舒适性这一习惯,而欧洲人又不愿意专门针对美国市场做出太多的改进。所以,外形小巧,质优价廉的日本车逐渐击败了更早进入美国市场的大众汽车等欧洲汽车,在美国进口车市场上独占鳌头。到七十年代后期,丰田和日产两大汽车公司逐渐占据了美国进口车市场的前两位。

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不断增加,让美国的汽车企业陷入困境。于是美国汽车工会不断给政府施加压力,将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数量限制在万辆。年美国与日本达成广场协议后,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使得日本汽车的价格优势损失殆尽。为了弥补损失,以丰田为首的日本车企纷纷在美国投资建厂,开始了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也基本稳定在30%的份额,成为 的海外厂商。

日本车的发展之路

日本的汽车工业复兴,是在二次大战后的废墟上发展出来的,当时日本国内车企设备陈旧、资金和原材料严重不足,又受到军管等各种制约,每月汽车产量不足辆。

是日本汽车复兴的一个机遇,而日本牢牢抓住了这个机遇。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制定了“汽车生产五年计划”,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在整个战争期间,日本汽车销售额累计超过了98亿日元,日本政府也提出了提出了“车型的开发要避开与进口车的竞争、推动国产化”等方针

。年,日本发布“国民车育成纲案”,将销售价格25万日元以下、乘员4人、 时速公里以上、每公升汽油能行驶30公里的乘用车定为优先发展的“国民车”。各大车企也纷纷抓住这一机遇,开始建设乘用车专用工厂,汽车产量开始直线上升。

年,美国通过了限制汽车排放的法案,美国的汽车用户纷纷放弃消油的大型车,转而追求节能的小型车。此时本田开发的CVCC复合涡流调速燃烧发动机和马自达开发的Rotary发动机正好符合美国限排标准,这两款发动机让日本车迅速扩大了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需求直线上升。

年的伊朗革命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日本车以其便宜的价格和燃油的节约等因素,受到了全世界用户的青睐。不仅是在美国,就是在欧洲和中东地区,日本车的销售量都出现了飞速增长。短短三年间,日本车在美国的销量由71万辆上涨到万辆,导致了美国车企向美国贸易委员会提出上诉,要求政府干预日本车剧增给美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巨大 。

这桩官司的结果是美国贸易委员会判定日本车企“无罪”,反而让日本车在美国的销量再上了一个台阶。

日本车在欧、亚的发展

日本车企进入欧洲市场要晚于进入美国市场。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汽车加大了对欧洲的出口力度。欧共体对日本汽车的进入一开始就持谨慎态度,对日本车采取了进口配额的方式进行限制。年双方达成协议,日本保证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每年输入欧共体的汽车数量不超过万辆。

为了占领欧洲市场,日本车企改变策略,在欧洲各国就地设厂生产和销售,绕过区域一体化带来的种种壁垒。

欧洲汽车市场与美国市场有着一些不同之处,这里汽车厂家众多,竞争激烈;而且欧洲人的消费习惯与美国不同,又可细分为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各个市场,不同的市场消费者对车的档次的定位也所不同,这就要求日本厂家要区别对待。所以,日本车企虽然也在欧洲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但优势没有北美市场那么大。

80年代以前,日本汽车企业对亚洲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如欧美市场,但进入90年代后,日本汽车企业调整了国际化战略,逐渐重视亚洲市场。由于低廉的人力成本,日本各大车企以及零部件生产企业都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投资建厂,仅在东盟各国,日本每年销售的汽车就超过万辆。

中国的汽车市场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被日本车企视为 一块大蛋糕。90年代末,本田公司与广汽集团合资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的先锋。虽然相比大众和通用等欧美车企来说,日本车企进入中国时间较晚,日本汽车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我们以丰田汽车为例,看看日本车企是如何打入中国市场的。早在70年代丰田汽车在中国还很少见时,丰田就凭借“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使得中国人对丰田品牌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此后,丰田设计了众多的广告,对于强调产品的功能诉求和丰田的精湛技术。在雷克萨斯的一则广告中,日本人在汽车的引擎上放置一杯水,引擎发动以后,水杯里的水居然没有洒出,给人以震撼的效果。

21世纪以来,丰田抓住人们对能源以及污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ls/121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