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时隔六年,这个地方的做法又登上人民日报


年11月7日,人民日报党建周刊——《“先锋创绩”,亮身份践承诺》,对萍乡市上栗县持续擦亮党建工作品牌、群众工作品牌,践行承诺,第一书记争当群众贴心人进行了报道!这是继年《村里有个“老干局”》刊登之后,人民日报这一权威主流媒体对上栗“群众贴心人”活动的再次聚焦!具体报道如下:

“我现在承包了20亩金丝皇菊的护理工作,合作社给我元一亩,一年的收入就有上万元。”谈及收入,江西上栗县赤山镇幕冲村贫困户何火生心里乐开了花。在村里8位党员的倡导下,幕冲村发展金丝皇菊等近千亩,带动全村多农户入股农业基地,并为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立20万元兜底基金。广大党员践行承诺,在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活动品牌的道路上决心不变、力度不减,持续做好“加法”,以“群众贴心人”助力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群众贴心人”无缝对接精准扶贫的创造性做法,成为上栗县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年8月12日19时12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深度报道↑↑↑

上栗是“群众贴心人”活动的发源地。年,上栗县委选派党员干部回到出生地,利用“三情、三缘”优势做实群众工作、引领改革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特色做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近10年来,上栗县广大党员牢记嘱托,使命在肩,在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活动品牌的道路上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始终持续做好“加法”。特别自年新一届县委班子到位以来,更是坚持一以贯之地继续擦亮“群众贴心人”品牌。

一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全面贯彻落实县委部署,以贴心工程、活力工程、激励工程、先锋工程为抓手,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党群履职平台、为民服务平台,破解了一系列发展难题。

在县级层面,全面推进“贴心工程”,以“四访三会两参加”为载体,组织县乡机关党员干部通过入户结亲解民忧,入企结友促发展,入村结对夯基础,构建了全方位党群服务体系。

在乡镇层面,创新“党员亮身份、争做贴心人”、“三联三提升”、“栗水乡情”、“五日工作法”、“东源夜话”、“群众贴心人”工作载体,进一步提升“东源夜话”、“连心大走访”等特色做法,激发“群众贴心人”履职动力和服务热情。

在村组层面,通过构筑“活力工程”,依托农村(社区)党小组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党员+身份认领”活动,将群众贴心人队伍向农村(社区)党员拓展。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认领新身份,在学习教育中比党性,在推动发展中比创新,在项目建设中比服务,在促进和谐中比作为,在脱贫攻坚中比实绩……

当前,余名群众贴心人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一段时期开展“群众贴心人”活动的重要内容,积极参加各级党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潜心学习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三情”资源,发挥“三缘”优势,组织召开“屋场贴心会”,当好宣讲员,深入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帮助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积极主动参与乡村脱贫攻坚、安全生产、信访稳定、项目建设、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贴心服务活动;深入一线帮扶企业摸实情、化难题,帮助认真梳理分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需要协调的事宜,帮助企业制定切实有效地应对措施,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供稿:中共上栗县委组织部

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jz/63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