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王良园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年轻时的他就是一个头脑很灵活的人,为了增加收入,实现致富的梦想,他每天从郊区收购活鸡到市区集市出售,被人称为“鸡贩子”。当别人还困守在土地上的时候,他已经是附近乡村远近闻名的农村经纪人,正是在他的帮助下,许多农民养的鸡有了一个好销路。
如今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历经风雨的王良园已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企业家,在带领农民致富的40多年来,他先后成立了多家“农”字企业,有力的推动所在乡村的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走上致富小康路。
回首这段致富路,王良园感慨万千地说:“有了国家的好政策,才有了我施展抱负的好机会。”
1
勤劳致富
“鸡贩子”走向全国
最初,他经营的是一家集种鸡饲养、苗鸡孵化、家禽饲养、饲料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联合企业,联合周边农民成立了上海良元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了带领十里八乡的农民致富,他将鸡苗分给农民饲养,然后收购他们手里的鸡统一对外销售,一下子解决了农民销售的难题,每年向市场销售肉鸡万羽,商品先后打进上海的多家超市门店。正是在他的帮助下,许多农民由种地收入为主,走上了种地、养鸡多种经营多渠道增收的致富路。
因为良元养殖合作社在广大农民中有较大影响力,年良元禽业被评为上海首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王良园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鸡王”。那时候,共有户农民向他提供活鸡,年销售肉鸡万羽、乌骨鸡60万羽、家养的野鸭野鸡等珍禽40万羽,公司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现代化厂房,速冻能力60吨/日,宰杀能力每小时只,产品为冰鲜、冷冻肉用鸡和野鸡、野鸭、乌骨鸡等珍禽以及方便菜肴食品三大系列,产品在江、浙、沪超市冰鲜这一块的占有率达70%,成了上海真正的“鸡王”。
2
主动求变
打破传统产业“天花板”
作为一名农民企业家,王良园很清楚自己的发展目标。他说:“企业经营必须由重生产管理向重市场开拓,重数量扩张向重效益增长转变。”他多次目睹谷贱伤农的现象,夏季是各种蔬菜、瓜果丰收的季节,作为瓜果之乡的南汇时常出现农民丰收了却卖不出去,导致许多优质农产品白白烂掉十分可惜,如果能实现果蔬的就地深加工,就可从另一渠道帮助农民解决部分销售难题。说干就干,从年开始,王良园在抓好“家禽”主业的同时,利用手中多年的积累,积极拓宽经营思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过认真考察,公司决定上马果蔬饮料和泡菜项目,成立上海航海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投入万元建设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引进了世界一流的流水线,重点消化农民手中的橘子、蔬菜等农产品,销售额达到0万元。为了配套果蔬加工厂,完善产业链,王良园又在年在航头镇丰桥村流转了亩土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种植基地,带动名当地农户,走上种植、养殖、深加工的产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王良园积极响应政府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舍小家、顾大家”,完成了畜禽退养以及果蔬加工厂迁移。考虑到实际情况,王良园认为“两头在外,一头在上海”的异地经营是上海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新区农委的牵头组织下,上海“鸡王”走出上海,充分发挥浦东农业的技术、市场、品牌等优势,积极拓展江、浙、鲁、皖等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王良园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在海门建立了一个年饲养商品禽万羽的生态化饲养场和一个年屠宰一千万羽家禽的加工厂。
产业转移之后,“清闲”下来的王良园又编织起他的乡村振兴梦。
3
在“联”字上做文章
带动农民增收
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王良园牵头组建航头镇第一个产业联合体——“良元”稻米产业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生产基地”的经营模式,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企业化运作,使得联合体成员比往年增收近30%,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目前与12家合作社、22个家庭农场合作,对接0亩粮食基地。作为联合体龙头企业的上海良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农户签订协议,制定生产计划、明确生产标准,以优惠价格向家庭农场及农户提供农资,以高于市场收购价10%的价格收购大米。
同时,在销售收入之外,扣除生产经营管理成本后,将剩余收益进行分配,包括销售的收益分红、农民的土地流转费等。此外,收益的10%作为发展基金,用于拓展销售渠道,20%作为风险基金,用于应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风险。
王良园表示,形成“联合体”就是要联合在一起,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形成品牌,增加农户收入。
在发展壮大联合体的同时,王良园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对农产品安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jz/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