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唱歌,还是读歌唱歌之前先读歌,你才能唱出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在现代人看来,歌曲原本是用来唱的,所以,人们习惯性地把歌与唱搭配在一起,并称之为“唱歌”,但是,“唱歌”一词却隐去了“歌曲”中的“曲”,至少从字面上是如此。词典里对“唱歌”是这样注解的:唱歌是“把歌曲的词和调唱出来”。只有从这个注解中,我们才会比较明白地意识到,原来“歌曲”本身由两部分构成,即“歌”和“曲”。“歌”指的是其中的“词”,是内容和意思,“曲”指的是其中的“调”,是形式和曲调旋律及节奏。这样,歌曲就不仅可以用来唱,而且经常可以通过乐器来演奏,但乐器演奏却无法演奏出歌词和意思,只能演奏出曲调、旋律和节奏。

我们知道,在汉语中,“歌”本身作为动词,也具有“唱”的意思,比如“唱歌”这个词也可以说成“歌唱”,她们其实像是一对孪生姐妹,甚至比孪生姐妹还更难以区分,她们总是融为一体,即“唱”就是“歌”,“歌”也是“唱”,只有当“歌”作为一个名词,表示歌词的时候,“唱”和“歌”才有了各自比较明显的“分工”。

生活中,我们总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唱歌时,最初更难把握歌曲的“曲调”和旋律、节奏,对歌词的熟悉和记忆也总是要更快些,所以,开始学唱一首歌,很多人总是容易先“跑调”,不容易忘词。随着反复的练习,人们对歌曲的旋律烂熟于心了,最后甚至到了想忘也忘不掉的程度时,很多人经常可以一边哼着歌曲的曲调,和着歌曲的节奏节拍,一边干着别的各种活计,包括人们把这种曲调旋律节奏踩成广场舞娴熟的舞步等。这时,人们往往唱歌不再“跑调”,而是出现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忘词”。

“忘词”现象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待歌曲的态度变成了更在乎歌曲的曲调、旋律和节奏,对歌曲中的歌词越来越不走心,甚至有人爱随意篡改原来的歌词。所以,隔得时间久了,一旦让人们来“老歌重唱”,大部分人需要温习的是歌词,而非曲调、旋律和节奏,也就是说,“老歌重唱”总是忘词的人多,跑调的人少。

然而,作为歌曲,我认为歌词才是她的灵魂和实质。所以,一首歌的产生,通常总是先有歌词,而后再给谱曲和旋律节奏,曲调是为表达歌词内容、意境和意思服务的,曲调总归属于歌词外在的表现形式。如果演唱者不知所唱内容的意思,或对歌词内容及其意境一知半解,只知曲调旋律节奏,那就只能有外在的肤浅唱腔,而无法投入真正的情感,这样的演唱,无论天生嗓门多好,也唱不出歌曲本有的深厚韵味。对于那些“忘词”却一直钟情于歌曲曲调和旋律节奏的人来说,或许可以这样解释他们的状况,一是歌词已经转化为他们脑海中的一个个画面和场景,同样能够让他们沉浸在原来歌词所表达的意境中;二是他们心中早已有了新的歌词,而这些新歌词则是他们历经的沧桑岁月的最贴切表达,即,他们在用老歌的曲调唱自己最新的心境,如同老壶装新酒。

如此看来,唱歌之前,人们一定是先“读歌”,包括词作者和作曲者在内,都是先从“读歌”开始的。只有先读歌,把歌词的意思读深读透,最终读出意味、读出真正的意境来,作曲家才能给歌词配上最美妙、最合适的曲调和旋律节奏。

比如,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主题曲《远情》歌词唱到:“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不能够容我细思量。繁华瞬间如梦幻一场,世上人有几番空忙。春去秋来叹世事沧桑,算人生成败相当。登临远望看山水迷茫,情通天下一路奔忙。几番起落雨暴疯狂,转眼间鬓已成霜。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这首歌曲无论是歌词还是曲调旋律,在表达主题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准。又如《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短短几句歌词,加上其独有的曲调旋律节奏,无不透彻地道尽了人生真谛。

因此,对于那些爱“忘词”的人来说,一旦这些歌曲的曲调和旋律响起,无论人们对原歌词忘记了多少,忘记到什么程度,但是,他们听见的一定是灵魂深处的撞击声,这些如风飘来的曲调和旋律掀起的一定是他们心中沉淀已久的一幕幕往昔岁月的类似生动场景,卷起的一定是一连串与之相关的绵延思绪,他们心中随之而起的心境和意境总是一样的,因为那是心灵的共鸣。

一句话,歌曲是应该先读后唱的。“读歌”才能读出歌曲的真意和韵味,才能保证歌曲曲调和旋律在本质上不走调,才能真正把握与歌词内容表达的意境相匹配的唱腔和生命节奏,歌声最终才能表达和唱出心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jz/128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