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民广场走过
☆张铭
有一首歌常在我脑海中盘旋,到现在也不知写歌者何人。歌词大概是这样的:“看时光飞逝,我回首从前,曾经是莽撞少年,曾经度日如年,我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幸运,我要说声谢谢你,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是啊,在时光的飞逝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些人、一些事,总会萦绕和流连于我们的心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滴汇入我们的情怀。
俯瞰人民广场
位于长春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曾是我心中的一个念想,更是我少年时的一个梦。记得我上初中时,自已一个人从德惠来长春配眼镜,下了火车以后,只敢从车站沿着斯大林大街走到人民广场,便再也不敢往前走了。那时候,我认为长春的人民广场太大了,周边放射出好多条街道,若再走,就一定会迷路的。所以,我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来过几次长春,都是以人民广场为界的。
伪满大同广场一角
后来我考大学时,竟然考到了‘长春这座城市,毕业后又有幸留在了长春,在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现在我所在的工作单位距离人民广场只有百步之遥,几乎是天天与人民广场相守相依,朝朝暮暮。据资料显示,人民广场此地当年叫城后堡屯,是长春旧城西北门外的城外之地,大片的农田,平坦的地势,最初作为官府的刑场。年3月,伪满洲国建都长春为“新京",伪国都建设局按照城市规划方案,借鉴巴黎城市街路和堪培拉城市改造的特点,在“新京"城市新规划的主干道的中心交叉处采用多心放射状配置,规划大型广场。那时的人民广场叫大同广场,是“新京”最大的广场,年动工修建,年建成。日本人将“满洲国”原基准点的石标放在了广场的中心位置,打算以这个中心为起点,成就其对中国大陆政策的美梦,在基准点的石标上曾立有“顺天安民”塔一座。
“顺天安民“塔
当年的大同广场空旷宽阔,伪满经常在此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广场内径米,外径米,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周围是伪国都建设局,伪首都警察厅,“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和伪满洲中央银行总行大楼等建筑群。以广场为中心,当年的大同大街,兴安大路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按当时设计要求,广场地下铺设了各种电缆和给排水管线,周围不架空线,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
新京大同广场规划图
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苏联红军进入长春,将“大同广场”改称“斯大林广场”,并把广场中心“顺天安民”塔拆除,将城市基准点石标挖出来扔掉,雇用日本人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苏军烈士纪念塔”。该塔是为了纪念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在同日军作战中牺牲的将士而修建的。纪念塔采用苏式造型,用花岗岩方条石分6个层次垒砌而成。塔高27.75米,塔身呈方锥形体,底层边长6米,顶层边长2米;塔座为圆形,面积平方米,分4层石阶;塔身第4层中部镶嵌苏联国徽图案;顶部有绿色飞机模型,意在向北翱翔。塔身上写有中文“苏军烈士永垂不朽”和“中苏友谊万古长青”字样。整个纪念塔用两个月的时间修建完成。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二十八周年纪念日,苏联人以胜利者的姿态,在此举行苏军烈士纪念塔落成庆典。
苏塔建成典礼
年5月至年10月,长春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将“斯大林广场"改为“中正广场"。长春解放后,将“中正广场"改为“人民广场”,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年11月11日,在人民广场上还举行了自广场建成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集会,八万多长春军民在此举行欢庆东北全境解放的纪念大会。
七十年代的人民广场
抚今追昔,好不感慨。面对身边绿意葱葱、生机盎然的人民广场,看时光飞逝,有多少蓬莱旧梦都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又有多少壮怀激烈都溶化在了一杯浊酒里。让我们在回首从前,不忘历史中,更好地去仰望长空,面向未来吧!
(年7月10日清晨大风于长春伊水书屋)
现在美丽的广场
广场夜景
绿意盎然
周边的银行
周边的电信大楼
周边的公安局
周边的市委
周边的宾馆
20年前的我
现在的我
推荐阅读
赞赏
长按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甲氧苄啶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dz/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