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醉美家园·汕头》摄影照片全球征集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不少市民的投稿。
今天,小编向大家展示的,是由陈嘉顺先生投稿的三张老照片。泛黄的照片讲述历史的变迁,相信“老汕头”们看到这几张照片,都会发出“哦!原来是这里!”的惊叹。
泛黄旧照片讲述历史变迁
作品题目:人民广场初展雄姿
(请把手机横放观看)
收藏者:陈嘉顺
简要说明:汕头人民广场位于现在汕头市金平区海滨路与市政府大楼之间,原是一片海滩。年夏,汕头市政府组织工人和机关干部、学生义务运动填海,从东郊搬运沙土,于年建成,共填沙土24.4万立方米,面积10万平方米。年后彻筑成防潮石堤米,辟通宽29米的广场大道与海滨大道相连接。东南西三面均辟林带,形成广场林带围墙,种植金凤、冬青、木麻黄、五叶兰、大红苑、樟树等灌木株,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西端有工人文化宫和海运客运码头,东、西两侧有小型苗圃,北面中央建有主席台,中间是开阔场地。人民广场集娱乐、休闲、文化于一体,以多功能、多景观、全敞开式地营造丰富的空间,至今仍为一处汕头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作品题目:礐石宫鞋石旧影
收藏者:陈嘉顺
简要说明:汕头湾南面的礐石,三面环水,重峦叠嶂,自汕头开埠后,礐石便成为海关、领事馆等涉外机构的主要驻地。汕头建市政厅后,将礐石规划为游乐区,是游客及汕头民众休闲旅游的主要去处。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视礐石风景区的建设,年春,汕头市政府组织群众绿化礐石山,、57年间发动数万群众植树造林,广东省和汕头市又先后拨款建成5大景区、18景点和水库、湖泊、亭台、岩洞和旅游服务点等。而消失已久的海滨公园宫鞋石至今仍是老辈汕头人礐石风景中最深刻的记忆。
作品题目:新建成的汕头台湾银行
收藏者:陈嘉顺
简要说明:自年至年,汕头设有台湾银行汕头支行,其址初在崎碌联和里,又迁移外马路,年前后搬至今永平路1号大楼(现辟为“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新建成的汕头台湾银行照片由东优园发行,系汕头风景系列照片中的一张。
旧照片收藏者陈嘉顺
这些照片的收藏者是中山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陈嘉顺,早在十年以前,陈博士就开始收藏汕头老照片,至今已收藏有几百张涵盖方方面面的汕头老照片。
此次投稿的三张老照片,是陈博士精心挑选的。“我投稿的这几张照片是通过网络拍卖平台获得,这几张老照片是较为罕见的。”陈博士对记者说道。据了解,这三张老照片均拍摄于50年代。其中,人民广场旧影、礐石宫鞋石旧影采用的是公元胶卷厂的胶卷。年轻的朋友们可能不知道,公元胶卷厂落户于汕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胶卷厂。而汕头台湾银行旧影,拍摄于台湾银行刚建成的时候,可以说是汕头台湾银行最早的照片。
△陈嘉顺博士接受采访
照片,城市的特写!
“早期的照相馆一般是在城市才有,是城市特有的商业模式。从摄影图像,可以看到一个城市文化的发展。”陈嘉顺博士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汕头的城市文化是较为开放、包容的。据陈博士介绍,汕头第一批照片自年左右就有,汕头是继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之后,全国第二批有摄影图像的城市。除了收藏汕头旧照片,陈嘉顺博士还热衷于收藏50年代后、带有汕头印记的商标。“比如说当时的汕头罐头厂,当时产的罐头风靡一时,最繁盛时期有近七千名员工。”虽然有一些工厂已经倒闭,但这些带着汕头印记的商标,仍承载着汕头的历史,见证着汕头的发展。陈博士的分享,让我们欣赏到了汕头的旧影像,你愿意分享吗?
欢迎投稿!
在9月30日前,市民们都可以积极投稿参与汕头市广播电视台、中国民生银行汕头分行主办的《醉美家园·汕头》摄影照片全球征集活动。市民可以登录汕头橄榄台上传照片,或发送作品到电子邮箱stgltbj
.
白癫疯初期图片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dz/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