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1月
CCTV-9播出一档纪录片
他的名字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
近日小编才去观看了这个只有三集的纪录片
间隔一年半多
虽然看过的人会有许多
但请原谅一个被震撼到的人忍不住的安利
古与今两个时空
没有宏达的表达叙事
只有一群人
在一个静谧的小院落里修修补补
雕刻,缂丝,割漆...
骑着自行车穿过一排排的宫墙忙里偷闲抽支烟
伸着长枝条挥棒打杏儿
忙里偷闲的聊天唠嗑
生活本就是细水长流
平淡之后的返璞归真
而当与存活了千年的文物的相互碰撞
这便是生活的温度吧
修复师的每一笔,每一刀
才会有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那些幻彩生辉的穿越千年的艺术品
短短三集显露的不过冰山一角
却有一种道不明的震撼
看完纪录片就在想
曾经去过的那些博物馆
隔着玻璃窗匆匆掠过的看到的一个个文物
花费了他们多少的时间来雕琢?
眼看着一个个文物在自己的手中“复活”然后陈列在打着光的玻璃橱窗里
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几百年几千年前的技术风略
感谢他们的付出
为我们带来一场非同一般的盛宴
木雕佛像的修复老师屈峰在片中说过一段话: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人和物的碰撞
制造的东西才会有生命
而不是冰冷的物件
他想表达的只是一种文化
一种生命
他们真的是一群“择一事,终一生”的人
献上我的敬仰
元培青年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中医治疗白癜风的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dz/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