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内容不要错过!
▲美丽的赣东北大道(约年—年)
余竟吾徐定鐎摄
赣东北大道是上饶最宽广的大道,也是城区最短的大道。说它宽,有45米;说它短,仅米。南连沿河东路,北接五三大道和胜利路,凭栏眺望,一览无余。
赣东北大道是年建的,原来叫西濠,因上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江西省的简称是赣,因此叫赣东北大道。其实那时以赣东北命名的太普遍了:赣东北报、赣东北印刷厂、赣东北供电所、赣东北地质大队、赣东北无线电厂……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人们似乎觉得还是叫上饶好,于是“赣东北”换成“上饶”的字头了。不过,当年的赣东北的范围是很大的,一度管辖18个市县:上饶市、景德镇、鄱阳、余干、万年、乐平、浮梁、婺源、德兴、上饶、广丰、玉山、贵溪、余江、东乡、弋阳、横峰、铅山。景德镇、鹰潭先后设为地级市,乐平、浮梁划景德镇市管辖;贵溪、余江划鹰潭市管辖;东乡划抚州市管辖;18个市县只留下12个兄弟。然而赣东北昔日的辉煌人们不会忘记。赣东北大道不是还在述说着昨天的故事吗?
▲赣东北大道(年)
何义康摄
▲赣东北大道与中山路交接处(现招商银行)
(约年—年)
何义康摄
赣东北大道的前身是西濠,西濠是旧时上饶古城墙下的护城河,它源于城北小溪之水,由北向南流入信江河。老上饶人习惯把西濠称为西濠沿,可见西濠是上饶城里的一条小内河。
据老上饶人描述:过去西濠的水很清,河里种着莲藕,莲藕开着莲花,水面漂着浮萍,天上飞着老鹰,由于西濠地处西门,西门又是嘈杂的闹市,于是人们便沿西濠两岸临水搭屋,逐渐形成小街,这条小街就是今日宽敞的赣东北大道的雏形。
▲年的人民广场还是一片湖泊
余竟吾摄
那时西濠一带三教九流云集于此,说书的,算命测字的,卖跌打膏药的,摆小摊的,烟花柳巷,茶馆酒肆,旅馆客栈等等不一而足。西濠河水绕城而过,岸上市井繁华、车来人往,别有一番水上风景线的韵味。那时与西濠齐名的还有个叫王门郎的大街,王门郎顾名思义是王公贵族、纨绔子弟聚集地。王门郎与西濠仅一街之隔,是西门口一条繁华的大街,即现在的灵山路东市社区一带。如果说西濠是“下里巴人”,那么王门郎就是“阳春白雪”了。
后来,因年复一年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污染,西濠水渐渐失去往日的妩媚,清水变为浊水,西濠变成臭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治理西濠,起先用红石砌起西濠河堤,疏通河道。年,政府发动人民群众参加义务劳动,人多力量大,人们肩担土填把西濠活生生地给填平了。填平后的西濠建成了宽敞的赣东北大道和人民广场。
可惜当年填平西濠的工程,把一对石狮子也湮没了。老上饶人都记得在西濠的咫尺之远曾有个中山公园,公园门口蹲着两只石狮子,一只雄狮,一只雌狮,想必这对石狮子也是来自于灵山之石的碎片。那两只石狮子原来是在上饶体育场门口,即后来的上饶宾馆大门口。年8月16日启动赣东北大道中山路改造项目,在施工中发现原来在体育场门口的其中的一尊古代石狮子,现在仍在信州区博物馆门口立着,另外一尊至今还没有发现。
▲人民广场主席台(年)
徐定鐎摄
▲人民广场主席台(年)
余竟吾摄
▲人民广场(临时中心商场)(约年—年)
赖民二摄
广场北端原有个主席台,用于群众集会和过年过节,在西河沿放映露天电影演杂技。文革后知青大批地回城,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年市政府将广场改变用途,广场成了临时中心商场,清一色的铁皮结构商铺,五金、百货、食品、药品、文化用品、土特产品等琳琅满目,广场曾一度成为卖场。年铁皮商铺还绿于民。
▲人民广场(年)
徐定鐎摄
▲人民广场(年)
夏内信余竟吾摄
即使到了年代末,赣东北大道还是破旧的,尤其是中山路口到信江桥头这一段,溢洲商厦原叫综合商场,综合商场隔壁是红旗旅社,红旗旅社门前是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大型停车场,停车场的隔壁是卖石灰、水缸、瓦罐的杂乱棚户,杂乱棚户延伸至西门口后则是低矮的民居,年国庆信江桥建成通车,才大兴土木成全了赣东北大道。
▲年改造完成后的人民广场
夏内信摄
年春节,广场又一次改造,绿色的草坪、下沉式的小广场、文化墙、音乐喷泉、大屏幕彩屏……广场成为赣东北大道的镶嵌,成为上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往期推荐:在上饶,有一种回忆,叫沿河路
本文图片来源于馆藏档案
本文承蒙汪增讨先生进行了补充,特此鸣谢
荐
稿:肖骏
责任编辑:黄鹤
投稿邮箱:
qq.
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dz/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