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岐黄之声第九期


主播:刁陈圆梦

排版:唐雨

巡山惊遇大蟒蛇

千年参王现天日

年7月29日,大连成园温泉山庄总经理和保安队长二人进山巡查在一隐蔽处突遇一碗口粗大蟒扑将而来,二人落荒而逃一人被绊倒当即滚下山坡。

古人传说,大参之处必有大蟒,结果在一隐蔽处发现了5株特大野山参,保守估计每株参龄均在三四百年以上,其中一株为国内罕见的七品叶“参王”,预计千年以上。该“参王”亭亭玉立于一片灌木丛中,茎粗达1.4厘米,高高擎起一大二小3簇共多颗红艳艳的参籽,每颗参籽都是两粒种子。最令人惊奇的是,参茎中部长有七匹叶子在同一高度围成一圈。据介绍,野山参的叶子都是在同一高度长出,两匹叶子叫“二丫”,三匹叶子叫“三花”,四匹以上叶子则根据叶子的匹数相应叫作几品叶。

后经国内专家组现场考察、鉴定,陆续发现了近株野山参,认为该山庄区域内的天然野生人参,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灭绝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1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首,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它与三七、西洋参等著名药用植物是近亲。

野生人参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它怕热、怕旱、怕晒,要求土壤疏松肥沃、空气温润凉爽,所以多生长在长白山海拔-0米的针叶、阔叶混交林里。

《春秋运斗枢》:“摇光星散为人参,废江淮山读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摇光”,也称“瑶光”,为北斗七星的第七星。

这句话的意思身说:天地相应,北斗星中摇光星的光辉到达大地,才有人参生长。如果大川大山不能正常发挥效能,摇光星不能正常发光,人参便不能生长。

每年七八月正是人参开花季节,紫白色的花朵结出鲜红色的浆果,十分引人喜爱。野山参在深山里生长很慢,60~年的山参,其根往镑也只有几十克重。年,抚松县农民在长白山采到一棵“六品参王”重克,主体长9.5厘米,估计已在地下生长了年,现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中。

人参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贵,主要与它的药用价值有关。在很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几千年来,中草药中人参都是被列为“上品”。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bq/53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