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第七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也即将发布。春华秋实,回顾历时5年多的“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征集、选拔和推广,六批共首优秀原创作品就像一幅时代画卷,用多彩的音符描绘祖国的壮美山河,记录时代前进的步伐,点染人民的欢声笑语。可能你并不熟悉全部作品,但相信一定会有那么几首歌曾在你的耳边回响:《光荣与梦想》《时间都去哪儿了》《向往》《不忘初心》《新的天地》……这些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礼赞新时代,抒发真挚的爱国情怀,唱响时代最强音。从第一批歌曲的征集到目前第七批歌曲的选拔,“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推广活动呈现出社会参与日益广泛、创作热情持续高涨、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的好势头。与此同时,通过各媒体、多形式、全平台的传播和传唱,这些歌曲也正变得越来越入耳、入脑、入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时代主题;尊重艺术创作规律,鼓励原创,打造精品;策划先行、组织得力、不拘一格、推陈出新——这些都成为“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的成功经验。艺术创作永远离不开真实感受艺术创作有其自然规律,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永远离不开真实感受。《坐上高铁去北京》《我家住在长江边》《书香满中华》《故乡老街》《我和有个约》……歌中不仅有个人的梦想成真,更有我们每个人对中国梦的期盼。“中国梦”歌曲所表现的生活从都市到乡村、从普通人到时代楷模,从乡音乡情到报国为民,写的是我们最真实的生活,唱的是大家最真切的感动。音乐人郭峰创作的《中国》入选第五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曾经旅居海外多年的他说:离开祖国才知道祖国的温暖,身在海外,才更加感到对祖国的热爱。歌中都是肺腑之言:“你有一个梦,我有一个梦,编制一个美丽的中国,你有一颗心,我有一颗心,永远伴随亲爱的中国。”一首歌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好听、群众爱听,形式和技巧都没有真实的情感重要。“左邻的网店开张生意忙不忙,右舍的果园树苗长势壮不壮,小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aliyuereneilu.com/rgbq/14046.html